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位置: 首页试卷预览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辽宁
  • 2023-11-20
  • 高二
  • 期中
  • 53次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2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夏商时期构成“天下万邦”的政治格局,所谓“邦”“国”,都不是夏商王朝人为分封的结果,而是古代氏族部落各自繁衍而形成的族邦组织。而西周分封制度下的诸侯国是一种通过人为的途径组织起来的兼具邦国规模与周朝地方组织双重性质的共同体。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强化了血缘等级的隶属关系
B.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C.确立了中央集权管理制度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3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宰辅虽说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但太尉常虚悬不授,御史大夫爵秩较之丞相与太尉差了一个等级,没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因此,宰辅制实际上是丞相独任制”。与上述政治体制最吻合的朝代是( )
A.东汉       B.秦朝       C.隋朝       D.唐朝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4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近期考古学者在昆明发掘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发现封泥共500余枚,有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泥等,这表明汉代( )
A.云南部分地区被纳入行政体系
B.西南经济得到开发
C.地方行政制度体系渐趋于完善
D.官僚管理秩序混乱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5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中关于授田的统计(单位:亩)。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年代
户数
永业田
口分田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元宝元年(7 42年 )
4 3
1 180
1 075
1 05
4 820
7 57
4 063
大力四年(7 69年 )
1 8
5 40
4 49
9 1
1790
5 41
1 249
A.税制改革迫切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
C.中央权力减弱                  D.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6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相较于前代,宋代的城市救助主要面向广大的贫困民众,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令人惊叹的是,朝廷不仅有城市救助机构,而且还有诸多法律法规,如居养令(救助贫困者),乞丐法,安济法(救助身患疾病者)。这反映了宋代的城市救助( )
A.植根于社会服务观念的转变
B.有利于级和社会矛盾
C.构建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7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明弘治时,科道官上疏:“我朝朝觐考察.....盖委之抚按,俾报其贤否;又参之布、按二司及直隶州、郡之长,俾究其实;部、院又迹其岁报殿最,以为去留之据。如有不当,科道得以幼之。”这说明,明代( )
A.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B.官僚内部相互制约
C.监察制度较为完善                   D.官员考核程序严密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8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依据西方的天赋人权论,重新塑造了孔子形象,把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统统说成是孔子所创,力图使西方民主思想在观念和语言上呈现中国化。这一做法( )
A.意在巩固儒学地位                   B.利于减轻变法阻力
C.配合清末新政开展                   D.催生了新文化运动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49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事物的机构,下列管理机构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宣政院
②安西都护府
③西域都护府
④卫所
⑤理藩院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⑤④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0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拟定宪法草案修正要点请公决案》中规定:“在总统职权章应规定总统总揽治权,使五种治权之行使,均得由总统率而调节之”。这一规定( )
A.暴露了国民党行宪的实质
B.意在应对日本侵华战争
C.标志着民国进入宪政时期
D.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1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1950年4月,中荷两国代表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在先后4次谈判期间,由于荷方在联合国经济暨社会理事会所属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中,投票反对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等问题,以致建交问题无法进行。这说明当时我国外交( )
A.具有灵活务实的特点                   B.以联合国为中心
C.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D.维护国家的主权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2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1980年,四川第棉纺印染厂、成都电线厂等5家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将原来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征收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由在成本中列支的职工工资改在企业留利中支付,福(基金和奖励基金同企业留利挂钩。这一改革( )
A.缘于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
B.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D.推动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3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古希腊斯巴达城邦对长老会议员的资格有严格限制,般需要出身贵族之家才能当选。而且一旦当选,终生任职,即“终生显要”。这反映出斯巴达( )
A.立法权的至上性                  B.政治的实质是君主专制
C.寡头政治的特点                  D.普通公民丧失参政权力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4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十二铜表法》规定:家父对家子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惩罚、买卖,甚至杀死家子。后来,皇帝君士坦丁明令禁止家父杀害家子,同时也规定,家子在财产和婚姻方面也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一变化反映了罗马法( )
A.渐趋于理性化                     B.兼顾各阶层的利益
C.顺应经济发展                     D.财产私有观念淡化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5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自英国首创文官制度后,文官制度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期。政务官往往没有多大实权,而权力大多掌握在事务官手中,同时事务官有自己的一套人马,形成拥有实权的小官僚集团,易造成事务官的实际地位高于政务官的局面。材料中的现象( )
A.阻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B.影响政府行政效率与活力
C.强化了事务官的政治责任
D.阻碍了政治与管理相结合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6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马克思认为,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作为资产阶级的民法典,重申并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破除了封建立法原则,把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司法法规的语言”。马克思认为《拿破仑法典》( )
A.确立了拿破仑的统治地位
B.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
C.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重塑了欧洲民族国家

收藏 纠错 题号:9906964 题型:单选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收藏 纠错 题号:12034557 题型:论述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至唐代法律与教化简表
朝代
法律教化成果
统治手段
礼法关系
秦代
秦律
严刑峻法
礼法对立
西汉
《九章律》
尊崇儒术,以经注律
德主刑辅,霸王道杂之,礼法融合
魏晋南北朝
设律博士,推动律令儒家化
律令儒家化
唐代
《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以礼入律,法律儒家化
礼法结合的典范
材料二 :宋元明清时期法律与教化简表
朝代
法律
教化
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的《宋刑统》,以唐令为蓝本的《天圣令》
理学确立统治地位,通过授徒、讲学、家训等传播,宋代陕西蓝田吕氏兄弟创造的《吕氏乡约》开创乡约这一基层道德教化组织
整体弃用唐宋法律,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乡约宣讲“六谕”,以《大明律》解释“六谕”,乡约开始执行一定的政府治理职能
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乡约延续明朝模式,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引用《大清律例》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两项有关古代中国法律与教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7 题型:材料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虽然赞扬西周的制度,希望“克已复礼”,政治上偏于保守,但他主张对周礼有所“损益”,即进行一些改良。他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大声疾呼“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墨子提出,“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 之令。”要求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摘编自钱宗范、徐硕如《论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改革》
材料二 :察举制推行之初,实现政权的开放性也是主要目的之一,但由于选人权为个人把持终究无法跳出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子,并发展为豪门政治。而在科举制下,除极少数情况对应试者资格进行限制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投考,都可以经过寒窗苦读,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与此同时,即便是高门望族,若在科举竞争中无所斩获,亦摆脱不了“无百年之家”的命运。
—— 摘编自张晓政《从察举到科举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 :英国根据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文官委员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委员们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从考试的形式上来看,只提出了笔试的形式,而面试、口试在《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无任何显示。这不能保证选用人才既具有理论水平,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比如像处理日常事务的实际能力以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等。《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指出:只有通过公开考试表明具有“通才”智力后,才能被择优录用。英国传统认为“通才”智力就是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因此高级文官的考试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的优等 学生 资格为依据。牛津、剑桥这一类学校的毕业生虽然能言善辩,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势必造成各部门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 摘编自田常华《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剖析》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在人才选拔上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相较于察举制有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有关文官改革的进步之处及缺陷。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8 题型:材料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能够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
——摘编自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程度的震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辛亥革命的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由于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使得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政治妥协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妥协”的影响。

收藏 纠错 题号:12196459 题型:论述题 日期:2023-11-20 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不管是汉族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都根据各自历史背景的不同,制定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民族政策。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具有开拓性、抚纳性、融合性、同化性、羁縻性和多面性的特点。开拓性即民族政策为扩充疆域服务;抚纳性指民族政策优待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融合性指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相互吸收;同化性指民族政策中使少数民族汉化;多面性指民族政策中对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不同政策;羁縻性则指民族政策中给予少数民族一定自主权。
—— 摘编自张思齐《红墙读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收藏
显示答案及解析

试题统计(数量:20)

知识点统计:43 平均难度:中等

单选题 数量:16 占比:80.0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论述题 数量:2 占比:10.00%

  • 17
  • 20

材料题 数量:2 占比:10.00%

  • 18
  • 19

完善学科信息